李爱萍
张家口市的姚家房镇,曾经隶属于原宣化县,近年来划归为张家口市经济开发区管辖。说起姚家房镇,其中有一个叫东房子村的地方,村里设有“张家口东方石雕博物馆”,还有一处民俗文化苑,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民间宝贝。前不久,我带着夫人特地去参观了一番。
(作者与高巍合影)
展开剩余88%这座石雕博物馆是由一位姓高的老板精心搜集和创建的。女主人名叫张霓霓,他们的小儿子叫高巍。母子俩全程陪同我们参观,并耐心讲解其中的故事。高巍是大学文化,谈吐风趣,极富亲和力。他告诉我们,这馆子原先名为“东方石雕博物馆”,后来相关部门觉得民间开博物馆这个称呼不太妥当,就改成了“东方石雕文化苑”。
环顾四周,满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石雕器具,我好奇地问小高:“你们怎么会想到搞这个项目呢?”高巍解释说:“我们家主要承接政府或开发商的拆迁工程,已经有二十年历史了。起初在拆迁时看到不少石雕和其他老物件被丢弃,非常可惜,于是我们就把它们运回来堆在一起。时间久了,藏品越来越多,于是租了块地,开始有序地摆放。附近的村民知道后,也陆续把家中遗留的石雕或老物件送过来,我们还专门购买了一些。”
我感慨道:“你们这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,既保护了张家口的历史文化,也保存了宝贵的民俗遗产!”高巍笑着回应:“是啊,我们全家都为此感到骄傲。虽然没赚到什么钱,反而花了不少,但文化价值远远超过这些花费。”
院子里堆满了各种石雕,房前屋后都是,还没来得及全部整理和陈列。
这里有个玩笑称呼,“问鼎中原”成了“问鼎张垣”,意思是他们在地方上也有了不小的名气。
其中一类石雕是谷子和黍子用来压实地面保墒的小石轮,这类小石轮数量特别多。
你瞧,主人还用这些小石轮串成了形似“糖葫芦”的装饰,别致又有趣。
还有一个巨大的算盘,不知道有哪位朋友能把算盘珠拨动起来?
拴马桩和饮马槽在这里被完美结合,槽里甚至可以放上喂马的草料,设计十分实用。我们发现,这些石雕中不少呈现发黑色泽。高巍解释说,这些黑色石头都是从坝上地区搬运过来的。远古时期,坝上附近曾发生火山爆发,岩石被熏黑,用这些石头雕刻的作品自然也呈黑色。小高的话很有道理,就连张家口大境门西沟山上,也能见到大量这类狼牙形状的黑色石头。
石碾和石磨是农村中常见的粮食加工工具,不过像第三张照片里那种由多块石板拼接而成的斜坡碾盘,而且碾杵极其巨大,这种设计却少见。我猜测可能是牧民专门用来为牲畜加工食料的,主要功能是将粮食碾碎,甚至不需要筛面。
还有一台手摇豆腐磨,据说用它做出来的豆腐味道特别鲜美可口。
赑屃(bì xì)是用来支撑石碑的石雕,源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王儿子,形似龟,能够承载沉重的石碑,俗称“神龟驮碑”,象征长寿与吉祥。如今,平安和吉祥的寓意显得尤为重要。
石狮子也是这儿的黑色精品之一,威武庄重。
石臼是古代用来捣碎粮食的传统工具,这个器物相当古老,至少出现在石碾和石磨发明之前。
抱鼓,过去是大户人家门前的重要装饰品,象征家族的社会地位,图案规制森严,不允许越界。穷苦人家哪能拥有这等门面?找对象讲究门当户对,抱鼓也就成了家族地位的象征。
门上的木墩叫做“门当”,结构简单却实用。
这里还有一锭大元宝,估计是坝上出土的文物。
很多石雕作品刻画得极为生动细腻,仔细端详,极具艺术和观赏价值。
宝贝实在太多,难以一一细述。如果您有兴趣,不妨亲自前往一探究竟。
这些石雕不仅反映了张家口地区的历史和民俗文化,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北方部分区域的传统风俗。
除了石雕之外,这里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民间藏品。由于篇幅有限,今后我会继续为大家介绍,敬请关注。感谢大家光临!
发布于:天津市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